寶進鋼鐵廢水試驗報告及方案
2024-01-30
一、廢水處理
1.工藝分析
根據客戶提供情況了解到,項目經過用鹽酸酸洗后,產生的清洗廢水需要處理達標或利用。主要成分是殘留的鹽酸、鐵離子等。之前采用的是石灰來進行酸堿中和以及加入PAC\PAM絮凝的方式,最終處理達標或利用。加藥量大,產生大量泥渣,處理成本高
項目總體工藝流程如下:

備注:標紅色部分為我司代入設備。
根據業主提供水樣實驗情況如下:
原水水樣PH1.5,清澈透明,經過我司催化設備反應后,PH升到6左右。詳細的試驗情況如下:
1、原水直接用堿中和沉淀以及與催化后的水樣對比

左圖為2小時酸性催化2小時堿性催化后加入1滴30%的氫氧化鈉,PH升到6.5左右沉淀30分鐘后的現象;
右圖為原水直接中和加入33滴30%的氫氧化鈉,直到不再產生沉淀為止,同樣放置30分鐘后的現象。
從上面泥渣來看,右圖比左圖泥渣差不多多一倍。另外上清液不清澈。
左邊圖經過催化后的沉淀速度快,泥渣量少,上清液清澈透明。
2、催化后水樣靜止與催化后補加少量藥劑的對比

左圖為催化后不加任何藥劑,放置的情況,但是沉淀時間比較慢,沉淀時間超過6個小時,上清液還算清澈,仍然有部分鐵離子未沉淀下來;
右圖為催化后補加了1滴30%的氫氧化鈉和1滴PAC沉淀30分鐘的照片;
直接催化后也能沉淀,但是沉淀時間比較長,如果補加少量藥劑,沉淀時間短,上清液更清澈。

上圖是拍的俯視圖,催化后的廢水液面上無漂浮物,原水直接用33滴30%的氫氧化鈉中和的廢水靜止一段時間后,液面有漂浮物。
3、催化后水樣加不同藥劑的對比情況

上圖從左至右,分別加入3滴、6滴、10滴、30滴30%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的水樣同時補充了少量的PAC和PAM;其中左邊三杯是經過催化后的,最右邊的是原水直接中和的。
綜上實驗結論:此類廢水采用催化氧化后,可以大大節省藥劑的成本和減少污泥的產生。催化后的藥劑量是未進行催化后的藥劑量的1/30,并且出水清澈,沉淀速度快。污泥量減少一半以上,按照貴司投入石灰來中和的藥劑成本以及污泥的處置成本,如果投入我司設備至少可以節省一半以上的成本。